《流浪地球2》何以票房口碑双丰收?构造“中国式科幻”宇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春节档堪称神仙打架,七部贺岁新片各显神通,前有《流浪地球2》带来科幻与情感的双重震撼,后有《满江红》展现铁马金戈的壮志豪情,春节档“双雄争霸”格局已初具雏形。
春节档新片中,《流浪地球2》表现亮眼,好评不断,作为续拍电影的《流浪地球2》,为什么能够口碑票房双丰收,在大片云集的春节档突出重围?
填补逻辑和叙事上的空白
比前作更进一步
4年前,第一部《流浪地球》创下46.88亿元票房的优异成绩,拿下了全年票房总榜的亚军,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比起其他类型的影片,科幻片本就有着不低的门槛,而要想在已经成熟的上一部《流浪地球》的基础上,再拍出更进一步的《流浪地球2》,这无异于是一次艰难的自我超越。
在各方寄予厚望的重重压力下,《流浪地球2》也不负众望。
1月22日,《流浪地球2》上映后,仅一天就已打破22项纪录。其中包括《独行月球》保持的过去三年科幻片单日票房纪录,原纪录为3.29亿元。
1月24日下午,《流浪地球2》票房已超12亿元,是目前春节档新片票房第二。
同时,该片也助推吴京主演作品票房突破294.48亿元,超沈腾258.05亿元再创纪录。
从目前影评反馈的结果来看,其综合口碑也位列同档期首位。豆瓣开分8.3分、猫眼9.4分、淘票票9.7分,《流浪地球2》可谓是交出了一份令大部分观众满意的成绩单。
除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电影最值得肯定的还是在视效、美术和道具层面都取得的肉眼可见的进步。相较前作,电影也填补了更多逻辑和叙事上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流浪地球”这个系列的世界观。
尽管影片时长不短,足足有近3小时,但影片目不暇接的特效场面、紧凑的剧情、扎实的内容很容易让观众沉浸其中,忘了时间。网友还调侃道,“电影《流浪地球2》信息量太大了,根本选不出该在哪个片段能去上厕所。”
情感内驱力
“中国式科幻”带来的独特共鸣
2019年,《流浪地球》以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大门之势,点燃了春节档观众的热情。
不少网友和观众都有疑问,《流浪地球2》难道不是《流浪地球》的续集吗,为何变成前传了?
《流浪地球2》,虽然是“2”,却解答了从0到1的疑惑。
从故事发生时间顺序看,《流浪地球2》可以视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流浪地球》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2》则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
在导演郭帆看来,将时间线向前移,可以有效拓展影片的叙事空间。“《流浪地球2》可以更详细地讲述从近未来到地球‘流浪’前社会和环境发生的变化,人类采取了哪些技术应对灾难。对于前作中已经出现的人物角色,《流浪地球2》也可以更加清晰刻画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长历程。这些对于观众更好理解故事都将起到积极作用。”郭帆说道。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电影开篇便点题,要想获得活下去的生机,办法竟是要先炸毁陪伴我们几十亿年的月亮。故事在此大背景下,分了三条主线来讲述,一条是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妻子相识、相恋、相爱的一生;一条是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渴望给女儿一个完整生命的执念,最终让他实现了数字生命技术的突破,并且成功推进了“流浪地球计划”;另一条是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作为联合政府中的中方代表,以“人类股骨”演讲阐释了在危难面前,正是人类的团结才得以延续文明的火种。
地球存亡之际,他们的信仰和使命,该何去何从?一场关于亲情、科技、人类未来的矛盾冲突,即将爆发。电影剧情清晰紧凑,围绕“流浪地球计划”展开,三线独立推进,互相呼应。
从内容上来看,影片既有大气磅礴的恢宏主题,又不失形而上的探索。
作为一部中国式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延续并拓宽了上一部中“带着家园去流浪”对中国式浪漫科幻精神内核的探讨——中国人对家人和故土的眷恋。
《流浪地球2》里,不仅有宏观视角中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更尝试向“内心”纵深挖掘,让中国式的家庭与亲情观念成为影片的情感内驱力。
正如郭帆所说:“《流浪地球2》侧重的主题是‘陪伴’,这种柔软的中国式情感表达造就了电影打动人心的底色。”
片中三个主要人物、三条故事线,本质上都是关于陪伴。英雄不为个人,排除万难只为和家人、爱人团聚相伴,而这样的“中国式英雄”也正是《流浪地球》系列科幻片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核。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影片在中国观众心中,总能产生一种独特的共鸣与感动。
两万人四年磨一剑
打造中国电影工业“天花板”
“好莱坞电影都没拍的场景,中国科幻电影竟然都重现了?”“在国产电影里,还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特效。”《流浪地球2》中,除了有让科幻迷大饱眼福的太空电梯、空间站的坠落、月球爆炸等,影片中更有大量惊险的末日灾难场面,从天而降的火球、席卷城市的海啸、惊险的空战场面......观众感叹,“好多在小说中才能看到的场景,从来没想过能在电影中看到,但在《流浪地球2》,一幕一幕、应接不暇。”
而这些特效场面,郭帆带着两万余人的团队花了4年的时间来筹备、打磨。郭帆分享道:“电影拍摄过程中运用了3D打印、CNC数字车床、激光雕刻技术,片中95%的道具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和工业化技术进行了完美结合。”
每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让想象变为现实。视效方面,宇宙级高速公路太空电梯穿越天际,连接地球与宇宙;前作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发动机经过团队全方位优化,细节度惊人,更具恢弘气势;首次展现的月球发动机想象力十足,让观众在大银幕感受“推走”月球。团队设计制作的改良宇航服更具质感,首次出现的重达80余斤的潜水服也让水下探秘情节更好呈现。无论是看得见的视觉特效,还是感受得到的故事氛围与质感,抑或是更具科幻伦理的关于人工智能和数字生命的讨论空间,《流浪地球2》相较前作都有所升级。
科幻电影所呈现的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包含逻辑严谨、命题严肃的科技哲思。据悉,团队还特别邀请20位科学顾问组成专家团队,与郭帆导演一同创作十几万字世界观,让《流浪地球2》的故事更扎实、更写实、更令人信服。
对于一部科幻电影来说,科幻只是外套,内核始终是情感。《流浪地球2》是一部 “温暖”的科幻电影。同时,它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电影日益精进的工业实力,以独具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聚焦人类共同命运,用产业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赋能电影艺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卢星宇 责任编辑 何齐铁 供图 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