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血液与体液案例展示入围稿件】
(资料图)
作者 | 戴冬雪1 勾小华2
单位 |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检验科,2.呼吸科
前 言
凝血检验是检验科与临床沟通最为频繁的专业之一,因为凝血检验专业性强,而临床工作繁忙,临床医师迫切需要检验科为其提供凝血检验报告的专业解读,而检验医师作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桥梁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经过
患者男,79岁,2021年11月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憋20余年,加重20天”入院,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入院检查凝血检验发现PT96.9 S,APTT119.0 S,临床考虑出现风险高,多次输注冰冻血浆及给与维生素K后效果均不明显,多次凝血检查如下:
11月29日临床申请全院会诊,检验医师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及目前检验结果,考虑狼疮抗凝物(LA)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测LA及凝血因子活性。临床按会诊意见开具了相关检验,结果如下:
不同比例稀释后凝血因子结果如下:
检验案例分析
11月30日进行LA检测,患者标准化LA比值2.65,为强阳性,但该患者LA筛查实验时间过长448.6秒,LA确诊实验也很长140.5秒,远超参考范围,推测该患者同时存在导致PT、APTT延长的其它因素,共同途径因子抑制物可能性最大,嘱咐临床严密监测患者出血情况。
12月1日进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患者内、外源及共同途径多个凝血因子活性减低,其中Ⅴ因子凝固时间过长而无法检测到数据。对活性低的凝血因子进行稀释,除Ⅴ因子外稀释后活性均上升(详见上表),故推测患者体内存在Ⅴ因子抑制物,同时也印证了之前LA检测结果的猜测。
我科室尚未开展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故与临床沟通,根据检测结果,考虑患者为LA阳性同时存在Ⅴ因子抑制物,建议给与免疫抑制治疗。
临床采纳了检验建议,给与患者治疗如下:
治疗后患者凝血结果逐渐恢复正常,变化如下图:
该患者在11月27日因输注血浆后出现心衰,主管医师在处理过程中临时给予一次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我们认为这是11月29及30号患者PT、APTT有所下降的原因。
临床案例分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间断咳嗽、咳痰、喘憋20余年,冬重夏轻,感冒后可诱发,曾于当地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经“抗感染、舒张气道”等治疗后好转,平素未应用药物治疗。20天前患者感冒后出现上述症状加剧,稍事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伴痰中带血,痰不易咳出,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两肺间质性炎症、肺气肿伴肺大泡形成、双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抗感染、舒张气道”等治疗后无缓解,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9℃,发热无规律,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初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查体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
入院后考虑耐药菌、混合菌感染,给与比阿培南、左氧氟沙星静点抗感染治疗,并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除外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查发现PT96.9 S,APTT119.0S,临床考虑患者凝血机能异常,出血风险高,给与血浆输注治疗,同时给与维生素K治疗,效果欠佳。故临床积极邀请检验科凝血组老师进行会诊。
知识拓展
获得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AFVD)是一种罕见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年发生率约为0.09—0.29/100万,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仅200多例。该病主要是因为血浆中产生了凝血因子ⅴ(Fⅴ)抑制物而导致,临床表现异质性强,部分患者仅实验室指标异常而无出血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小部分患者则有血栓形成倾向。
该病由各种原因和疾病引起,特别是曾用牛凝血酶止血的患者,部分患者继发于肿瘤、手术、抗生素的应用、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体内产生的Fⅴ抑制物,会使Fⅴ活性水平降低,Fⅴ作为共同通路上的凝血因子,高滴度抑制物会致其他凝血因子的活性假性降低,造成临床误诊。
AFVD 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PT及APTT 延长,APTT纠正实验提示即刻和孵育后均不能纠正,Fⅴ:C下降,抑制物定性实验或Bethesda法定量阳性。
AFVD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为控制出血,二为清除Fⅴ抑制物。通过补充Fⅴ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及血小板浓缩物(血小板内含有Fⅴ),也可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但报道显示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要高于FFP和aPCC,可能因为FFP和aPCC中的Fⅴ含量较低,易被抑制物中和,而血小板中的Fⅴ含量占20%,且不容易被中和。
清除Fⅴ抑制物主要是免疫抑制治疗,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利妥昔单抗等免疫抑制剂,此外,免疫球蛋白输注、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也可通过中和血浆中Fⅴ抑制物起到治疗作用。
案例总结
凝血实验(PT、APTT、TT)结果延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因子缺乏、因子抑制物、LA等其他抗凝物质。所以PT、APTT同时延长(TT正常)的原因归纳如下:
(1)因子缺乏
共同途径因子缺乏:FX、FV、FII缺乏
内、外源性途径因子共同缺乏:
如严重肝病、DIC;
FV/FVIII联合缺乏症
严重维生素K缺乏:FII、FVII、FIX、FX
(2)共同途径因子抑制物如FX、FV、FII抑制物
(3)LA等其他抗凝物
下一步可通过纠正实验初步确定,如纠正实验可以纠正,那因子缺乏的可能性大;如不能纠正,因子抑制物或LA等其他抗凝物质的可能性大。当然APTT纠正实验结果解读有诸多注意事项,这里暂不展开。但是,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进行检验结果分析解读。
比如发生VTE的APTT延长患者,即使APTT再长,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进一步检测APTT纠正实验,显示即刻纠正、2h不纠正,结合患者既往无出血反而血栓,FVIII抑制物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时间温度依赖型的LA可能性最大。
当然,了解患者临床背景就需要询问其既往出血史,一定要讲究技巧,不能简单询问“你平时爱出血吗?出血好止住吗?”,应该这样问:平时磕碰后容易出血吗?出血好止血吗?既往做过手术吗?手术后是否不易止血?如果没做过手术,那拔过牙吗?拔牙后是否容易止血等具体问题,小朋友一定要问出生时脐带出血情况?女性一定要询问月经及生育史。
我们实验室虽未能开展抑制物检测,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我们最大限度为临床解决凝血问题,LA干扰内源所有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导致结果均偏低,随着稀释比例增加,凝血因子活性不断升高;因子抑制物与LA不同,它也会干扰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从而导致活性减低,且随着稀释比例增加,凝血因子活性也会有所升高,但该因子抑制物所对于的凝血因子活性稀释后往往不能升高,再结合纠正实验及临床背景,做出判断不是非常困难。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蔡会欣(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主任检验师)
该案例为凝血因子Ⅴ抑制物合并狼疮抗凝物,比较罕见。作者作为检验医师,主要从事血栓与止血相关实验室检验的临床沟通工作,擅长异常凝血检验结果的分析,擅长血栓前状态及相关抗凝的实验室监测,与临床沟通联系比较密切。
检验医学知识体系包括检验技术和检验结果分析与解释两部分。随着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报告涵盖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临床对检验结果解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专业性更强的凝血检验、骨髓检验、微生物检验等,所以,作为检验医师,我们不只为“标本”负责,更要为标本背后的“病人”负责,要从临床角度思考检验结果,做好与临床的沟通工作,这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刻苦的专研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检验报告中的数字转化为高效的临床诊疗信息,真正发挥检验医师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湘玉.获得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病例报道及文献回顾.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 王甜甜,房云海,王杰,等.凝血因子Ⅴ抑制物致多项凝血因子活性假性降低.临床检验杂志,2021, 39(8):605-606.
[3] 吴丹阳,王晓雪,潘登,等.肿瘤诱发获得性凝血因子V缺乏1例并文献复习.现代肿瘤医学,2021,29(22):4002-4005.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罕见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2): 89-96.
[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委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混合血浆纠正试验操作流程及结果解读中国专家共识[J]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 44(8) : 690-697.
[6]GAVVA C,YATESSG,RAMBALLY S, etal. Transfusion management of factor V deficiency:three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Transfusion,2016,56(7) :1745 - 1749.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志谢:感谢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对【2022年全国检验与临床案例(血液与体液)展示活动】的大力支持!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