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30天平均最高温度将超过35℃
今天,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天”,今年“三伏”依旧是40天。未来一段时间,炎热天气将成为主角,预计降水量将明显偏少。
谈起极端天气,很多人会提到“厄尔尼诺”现象。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确认,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
(相关资料图)
“厄尔尼诺”是什么,又是如何形成的?为此,记者整理了相关资料,为大家解读这一现象。
高温并非由“厄尔尼诺”单独引起
据悉,“厄尔尼诺”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一般认为,“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
“厄尔尼诺”的到来很有可能带来全球变暖的新高峰,目前已经有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不过这也要取决于“厄尔尼诺”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记者了解到,“厄尔尼诺”可抬升全球平均气温,导致“史上最热年”,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
对于中国而言,“厄尔尼诺”的出现一般会使得夏季风明显减弱,季风雨带位置偏南,所以南方地区更容易出现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时间往往也会推迟。与此同时,华北等地降水偏少,容易出现干旱。冬季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较弱,容易出现暖冬,雾霾天气也可能增多。“今年是处在‘拉尼娜’衰减和‘厄尔尼诺’发展这样一个转折的年份,从历史上来看,这种转折年份的气候异常也比较多。”海洋气候预测与评估中心首席预报员姜华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出现的大范围高温,来自天气过程、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三方面的影响,并非单独由“厄尔尼诺”引起。
全球正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
记者从中国天气网了解到,当赤道信风减弱,西太平洋西风增强,表面温暖的海水迅速向东扩展,次表层冷水上涌,使得西太平洋海温降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且达到一定程度,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与之相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时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会交替出现,两者在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循环已成为最强的自然气候振荡,也是季节与年际气候预测中最重要的前兆信号。
自1900年以来,全球已出现28次“厄尔尼诺”事件和29次“拉尼娜”事件,目前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随着气候变暖加剧,1951年以来已记录到3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但仅出现1次强“拉尼娜”事件。
未来30天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记者从省气象部门了解到,我省大范围高温时段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下旬初,7月下旬后期至8月上旬。
从南昌市来看,7月11日,我市最高温度将达37℃,易发生中暑情况。11-13日,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可达36-37℃;14-16日,多云间晴,局部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16-17日,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大雨。“高温天气主要来自太阳的强烈辐射,这一状况预计将在未来30天内持续存在。”据气象专家分析,南昌市区未来30天平均最高温度将超过35℃,湿度则相对较低,增加了中暑和热衰竭的风险。
“‘厄尔尼诺’的影响是综合的,不仅会给天气、气候带来影响,还会带来众多次生灾害,例如洪涝、干旱等。”南昌市气象局首席气象预报员钟兰頔表示,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今年夏天南昌肯定比2022年热。
南昌今起5天天气预报
7月11日 晴天多云,29-38℃
7月12日 晴天多云,30-38℃
7月13日 晴天多云,30-38℃
7月14日 晴天多云,30-37℃
7月15日 多云,部分阵雨或雷雨,29-35℃
(全媒体记者 陈艳萍 史雨轩/文 马悦/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