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中国茶和中国盏,还有中国车

2023-08-07 23:04:46 来源:有文汽车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怀着这样的愿望,曜变才在宋人手上有了中国盏,我们才在2023年BMW中国文化之旅中,在千万分之一的可能里,与那片中国茶相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茶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咬盏吗?

咬盏,是指汤花中泛起的泡沫,因光的折射,泡沫左右转动或在茶汤中移动,就像茶盏被咬住了一样。宋人点茶,茶末置于茶碗,注水冲点,再以茶筅击打茶汤,使其均匀,并且出汤花。判断点茶效果的优劣,便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当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

在点茶的世界里,白色才是茶色的正途。文人们用云朵、雪等物象描绘茶汤之白。黄庭坚在《西江月·茶》中云:“想见翻成雪浪。”水注入茶盏,白色茶汤在盏中翻滚,就像冬天滚动的雪浪,乳雾汹涌,溢盏而起,便是茶汤之美。

宋时点茶是风雅事,如同宣纸制作,步骤繁多:

其一,炙茶。即将保存的茶饼取出,放在微火上稍作炙烤,以去除水份。茶饼一般价值不菲。

其二,碎茶。将茶饼用干净的纸密密包裹起来,放在木质茶臼里捣碎。

其三,碾茶。把敲碎的茶块放入碾槽或石磨中,快速有力地将其碾成粉末。

其四,罗茶。磨好的茶粉放入罗绢做的筛网中,细筛几遍。“罗细则茶浮, 粗则水浮”,即茶末碾罗过细就只能漂浮在水面, 水和茶末不相容。

在BMW茶百戏非遗技艺探访,我们没有经历茶粉制作之苦,略过四步,拿到的已是细致均匀的茶粉。

其五,候汤。即煎水。烧开或初沸的“嫩”汤,泡不开茶固然不好;过“老”的水随沸腾时间延长会不断排除溶解于水中的气体,亦会影响茶味。

其六,熁盏。用清洁流动的活水烧至第二沸,冲涤茶盏,趁茶盏尚有余温,拨入茶粉。

其七,注汤调膏。用执壶注入少量的水,将茶粉调成均匀的茶膏。此时若茶少汤多, 茶汤会散乱如云脚,反之则会粘稠如冷粥。

最后,击拂。一边注水,一边用茶筅击拂茶汤,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点茶刚成,白色茶沫会幻化出各种图案或文字,北宋《清异录》载:“近世有下汤运匕, 别施妙诀, 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 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

探访、体验、学习茶文化,此番BMW中国文化之旅与人文同行。图为茶百戏呈现图案。点茶最高的艺术境界是什么?茶百戏。所谓茶百戏,是指用汤花幻化出各种花鸟鱼兽等图形,将一盏茶汤的精妙玩到了极致。

茶百戏则是在点茶上的创意出新。茶百戏首先要有点茶的基础,茶汤中图案的形成与点茶时茶汤的泡沫有关。茶百戏是随着点茶技艺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不仅能使茶汤形成丰富的泡沫,还能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案,更加提高了点茶的艺术性和娱乐性。

茶百戏与咖啡拉花有什么区别?咖啡拉花需要的是奶泡,但是茶百戏出现的茶沫则是通过击拂使茶粉自身产生的。

茶百戏与福建武夷山渊源颇深,宋代闽北武夷山一带,是点茶原料(团饼茶)和点茶器具(建盏)的重要产地。

古时唐人喜欢称吃茶的容器为“瓯”,所以现在福建有一地名——建瓯,而宋人则将之析为“盏”,尤其是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口大底小,形如漏斗,按釉面纹理分为兔毫斑、鹧鸪斑、曜变斑等,其制作的主要原料为黄泥、粘土、红土、釉石等。

点茶用的器皿是什么?

盏。

它的出现与宋人点茶有关。

建盏,是宋代黑釉瓷的巅峰。它的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常规款比吃饭的碗小,比酒杯大。釉料独特,在烧制过程中能产生不同的釉彩,成品斑纹自然,有兔毫、油滴、曜变、茶叶末、柿红釉等。

宋人技术高超,乳花像积地的雪花被人们片片玩起,纷纷又簌簌掉入盏心,水的晶莹又被阳光发现,快雪时晴,故又称“雪乳”。

于是,这一对黑白,仿佛一对极端色的碰撞,撞出个美的两全,白得朴素,又黑得深沉。从此建盏,成了宋朝人喝茶最讲究的茶碗。

建盏特别重,日本一只曜变天目284克,足足半斤以上。比拼谁的茶点得好,吸附盏壁更久,为不使茶碗摇晃,所以茶盏得重。釉还得特别厚,保温效果才好,打出的乳花才不容易散掉。

建盏的鼎盛时期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的极品,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宋人建盏的烧造技术没有流传下来,而是断代600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恢复。

建盏是土与火结合的茶器,是建窑高温烧制出的艺术品,是釉面产生了各种斑纹的特色。

在宋代,很难控制这些斑纹,因此形成的各种变幻莫测的釉色,使人感觉像是宇宙中的星辰。建盏的虽然细腻,精美绝伦,但却会给人一种朴素、优雅的美感。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朝,茶楼、茶坊、茶肆、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们已经把茶和柴米油盐相提并论,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

而现代,“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能要增加一项——车,即“柴米油盐酱醋茶车”。人们无论工作日上班,离不开私家车、公交车、地铁列车;不想坐车,也有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

在武夷山的每一天,都要驾驶全新纯电动BMW i3 eDrive40L穿行在山水之间,与茶山相行,开启有文化的一天。同车的朋友评价说,这辆车搭载了宝马集团最新的第五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配备了励磁同步电机,保证了车辆在全速段均可迸发峰值扭矩。

其实,开车和品茶一样,都是为了体验生活。比如,品味武夷山特产大红袍,茶汤清澈、艳丽,呈深橘红色,叶底软亮匀齐,带有红边或朱砂色,杯底芬芳,久久回味。而驾驶全新纯电动BMW i3 eDrive40L,新车最高输出功率达250千瓦,峰值扭矩430牛·米,零至百公里加速仅需5.6秒,在驾驶过程中,有着油车般的体验感。其在动力电池方面,新车配备了电量为79.1千瓦时的高镍三元锂电池组,在CLTC标准下续航里程最高可达592公里。

在武夷山,茶的踪迹,和山水的走向,和人文的脉络几乎重合。无论是茶百戏还是建盏,都离不开茶。“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我们杯中的大红袍茶,未饮便有一抹香,旦解谜的关键还在于山水人文之中。我们前往大红袍母树景区,让导游小姐姐讲述“大红袍”的故事: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

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

“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怀着这样的愿望,曜变才在宋人手上有了建盏,我们才在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中,在千万分之一的可能里,与那片中国国叶相遇。

2023BMW中国文化之旅——茶乡茶韵之旅

|武夷山

8月3日

19:30 印象大红袍

8月4日

08:30-09:30 行前说明会

09:30-09:45 前往茶博园

09:45-10:30 大红袍茶研习所参观

10:30-11:45 茶百戏非遗技艺探访&互动

11:45-12:00 前往午餐餐厅

12:00-13:00 午餐

13:00-13:30 前往武夷星

12:30-15:00 武夷星科技展厅参观/岩茶评鉴初体验

15:00-15:15 前往武夷山景区北停车场

15:15-15:30 前往大红袍母树景区

15:30-18:00 探访大红袍母树&中国第一家茶研所

18:00-18:45 云窝自然茶会

18:45-19:00 返回停车场

19:00-21:30 返回酒店&自助晚餐/自由活动

8月5日

08:30-09:30 自驾前往南平市建窑建盏陶瓷研究所

09:30 -11:15 建窑建盏非遗技艺探访&互动

11:15 - 12:10 自驾返回武夷山

撰文丨百里傒

标签:

推荐阅读>